•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饮食文化
贵州山区将“小土豆”培育成特色美食大产业
日期:2010年05月31日    来源:中国政府网    分享:

  “美味土豆卷”“海味芋丝饼”“麻辣土豆片”“椰汁蒸土豆”“土豆球”“土豆酪”“薯片”“薯条”……正在贵阳举行的“201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暨贵州马铃薯文化节”上,数十种以马铃薯为主原料的贵州特色美食让来自海内外的参观者赞叹不已。

  全国唯一无平原的贵州省,近年来着力打造马铃薯产业,种植面积已位居全国前列。目前,这个省正大力拓展港澳台、东南亚市场。昔日解决贫困地区温饱问题的“小土豆”,如今成为脱贫致富的“金豆”。

  从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了解到,自1995年到2009年,贵州省马铃薯种植面积从534万亩扩大到952.4万亩,增长了78.4%;鲜薯总产量从452.5万吨增加到767.5万吨,增长了69.6%。据测算,2009年全省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110亿元,总纯收入48.6亿元。

  据了解,贵州发展马铃薯具有生态、区位、质量安全等优势。自1996年起,贵州就把发展马铃薯产业作为解决贫困地区温饱问题的重要途径来扶持。省扶贫办、省农业部门分别组织实施了脱毒马铃薯温饱工程和马铃薯良种扩繁推广等项目,提高了脱毒种薯覆盖率,带动了马铃薯优质、高产、专用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

  进入新世纪以来,贵州把发展马铃薯产业作为挖掘农业潜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来培育。据不完全统计,仅2009年,贵州省投入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资金就超过1亿元。

  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地处西南陆路交通枢纽的贵州省提出,到2015年,脱毒薯种植面积要达到1000万亩,鲜薯产量达1600万吨,产品率50%,加工率30%,实现总产值145亿元,让马铃薯产业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