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上半年餐饮市场增速放缓 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3%
日期:2025年07月15日    来源:    分享: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国餐饮收入4708亿元,同比增长 0.9%;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372亿元,同比下降0.4%。2025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累计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7996亿元,同比增长 3.6%。

微信图片_20250715155759.png

图:2024年以来各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及同比增幅状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制作©中国烹饪协会

中国烹饪协会分析:

1、增速同比呈现下滑

1-6月全国餐饮收入、限上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个、2.0个百分点,增长动能减弱。

2、占社零比重稳定

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2%,显示其在拉动消费方面的重要作用。

3、限上餐企压力增大

6月限上餐饮收入呈现负增长(-0.4%),上半年累计增速(3.6%)低于全国餐饮收入增速(4.3%),表明限上餐饮企业面临的挑战较为严峻。

综合数据与市场调研,中国烹饪协会认为,上半年餐饮业呈现“营收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竞争加剧”的态势,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禁止违规吃喝”政策执行偏差,误伤正常消费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部分地区存在“层层加码”现象,将“禁止违规吃喝”简单等同于“禁止吃喝”。这种形式主义的变种,极大地抑制了正常的商务宴请、亲友聚餐、自费家宴等合理餐饮需求,对依赖中高端宴请和商务客源的限上餐饮企业冲击尤为明显。

二、平台高额补贴引发的“价格战”,导致行业“内卷”加剧

1.外卖价格倒挂。平台高额补贴导致外卖价格低于堂食,大量消费者转向线上,餐厅仍需承担高昂的房租、人工、税费及高额平台活动费。这种“低价引流”的模式挤压了堂食空间,导致餐饮企业陷入“有订单无利润”甚至“赔本赚吆喝”的困境,经营压力持续加大。

2.资源分配不均加剧马太效应。平台补贴资源过度向头部品牌倾斜,中小餐饮企业难以获得有效曝光和流量支持,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市场不公平竞争加剧,行业“内卷”严重。

针对上述严峻挑战,中国烹饪协会提出要精准施策,以促进餐饮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精准界定政策边界,呵护“人间烟火气”

明确“禁止违规吃喝”绝非“禁止正常吃喝”。各地应严格区分、精准执行政策,坚决纠正“一刀切”和“层层加码”行为。积极鼓励并支持自费的家庭聚餐、朋友聚会、合规的商务交流餐叙等正常餐饮消费,保障市场活力,维护餐饮作为基本民生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二、规范平台补贴行为,建立公平合理机制

1.明确补贴合法性边界。明确平台补贴行为的合法性边界,严禁平台或商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百亿补贴”活动,防止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秩序。

2.设定补贴成本分担上限。优化平台与商户合理共担补贴成本机制,设定商户补贴比例上限,避免商户承担过高的补贴分摊比例,切实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保障其合理的利润空间。

三、优化平台算法规则,引导品质优先发展

1.优化流量分配与排序逻辑。平台在流量分配和搜索排序中应秉持“品质优先”原则,向消费者提供基于真实好评、口味评分、服务质量、卫生状况等核心品质指标的排序选项。

2.扶持优质中小商户。鼓励平台设立“品质商户专区”“匠心小店推荐”等独立板块,给予优质中小商户流量扶持和曝光机会。平台补贴资源应向此类商户适度倾斜,促进市场生态多样性和均衡发展。

四、倡导线上线下公平,保障商户定价自主权

1.禁止强制“全网最低价”。平台不得强制要求商家在线上渠道提供“全网最低价”,应充分尊重餐饮商家的自主定价权。

2.推动“同质同价”。线上销售价格不应显著低于门店正常售价,避免对线下实体餐厅造成严重冲击,维护健康的多渠道经营环境。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