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健康证”难保真健康
健康证是个什么证,相信只要和餐饮、宾馆、娱乐、美容等行业沾点关系的人都办过这个证。原因很简单,这些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由于其社会性和流动性的特点,从事这些职业所必备的条件之一是身体健康。
根据《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
可如果笔者告诉现在这健康证也能像大白菜一样在医院自由买卖时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感受。据(北京娱乐信报12月17日)报道朝阳区东坝医院不用体检,交钱就可以买健康证。对此一些市民非常担心“这样一来,有传染病的人也查不出来,多危险呀!”而正如市民担心的,在医院附近,一家饭店的服务员包括厨师等在内的14人都没经过体检就拿到了健康证,健康证上正是盖有东坝医院的印章。
按照国家规定《健康证》的发放有着严格的程序:各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到所属镇(区)指定的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检查项目按卫生部指定的从业人员健康检查项目),医院应在健康检查两周内向受检单位或个人发出健康检查报告,合格者由镇(区)防疫组(防保科)签发《健康证》。从这个流程我们可以发现在签发《健康证》的过程中“指定的医院”的健康检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流程。然而就是在这么完整的规定中居然还是出现了像东坝医院这样的不“健康证”,这就不得不引起笔者的关注,是什么原因驱使东坝医院这种违规行为。
据一家饭店的老板说,只要在医院有熟人,无须体检,最低每人60元钱就能办一个健康证。“经过正常体检办理的健康证在医院都有存档,没有体检的,就只有一个证。”通过这名老板的叙述,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两点问题,其一,在东坝医院的确存在这种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健康证》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已经呈现出一种模式化的态势。整个东坝医院的《健康证》发放集中在一个J大夫手中。其二,在正常的医院《健康证》发放渠道之外已经出现了一条私密渠道,真假《健康证》的存档与否正是这条密道的最好证明。
然而面对医院如此大的渎职,医院和卫生局的说明让笔者感到啼笑皆非,该院办公室冯主任称这种情况是个别大夫的个人行为,与医院无关,而卫生局则表示会对全区大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笔者对这两者的解释实在不感苟同,作为院方,作为发放《健康证》的职能单位,出现了这种非法行为难道就能以一句“是个别大夫的个人行为,”就能推卸责任的吗?作为上级主管部门对这样的行为难道仅仅就是以一次“职业道德教育”为惩处吗?
看似个人行为的不“健康证”出现正是暴露出医院管理方面的漏洞,与其以个人行为作为“遮羞布”,倒不如说医院管理存在懈怠甚至是一种放纵与参与。随着现代社会服务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医院依赖程度将越来越大,以往那种“一切为了病人”的单一模式已经不能承载医院的社会功能,医院之于社会的公共作用将越来越大,医院服务的群体并不单单是那些走进医院的病人,它需要对全社会的公民负责。如此“健康证”难保真健康,但如果不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那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管理窟窿将越捅越大,到那时就不是一个“健康证”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社会“健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