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隆福寺商圈转型 打造餐饮娱乐新天地
北京 隆福寺一带,曾是北京赫赫有名的商业圈。但在其代表性建筑隆福大厦12年前发生火灾后,隆福寺商圈日益衰落。然而,记者近日在这一带发现,一些新的高档餐饮娱乐业开始在这里扎根,而且生意挺红火。 走在隆福寺街上,可以看到四层楼的东方隆福食府、包含酒吧的万国俱乐部、KTV性质的隆豪国际俱乐部、高级桑拿休闲场所龙英会;隆福广场也已经悄悄改为写字楼,按位置不同分为A、B两座;隆福大厦西侧的金隆基大厦,1至4层8000多平方米的娃哈哈酒店经营火暴,华夏董氏集团、太子奶集团公司总部等不少企业已纷纷入住…… 针对高档餐饮娱乐业出现在隆福寺商圈的现象,业内人士认为,隆福寺一带的位置非常好,周围高档酒店、写字楼云集,又紧邻王府井,但名气又无法与王府井相比,所以,市场定位不能与王府井雷同。另辟蹊径,发展高档餐饮娱乐服务业,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把隆福寺的变迁看作是北京商业结构调整变化的一部分。“事实上,隆福寺近些年的衰败正是由于它的变化发展与北京市商业结构的整体变化不尽协调而致。”谈到打造餐饮娱乐业,洪涛认为:“这种做法适应现在的发展。其实隆福寺的品牌永远存在,关键是经营者如何运作这块品牌。” 谈到隆福寺走高端后老字号是否会被消减,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认为,如今,老字号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考虑保存老字号,不能静态地说它需要保护,而是要考虑如何随着消费观念的变化,寻找生存的空间。 上世纪90年代初,隆福寺商圈是北京最火的商圈之一,隆福大厦是北京四大商场之一,曾被誉为“中华名店”称号。1993年隆福大厦遭受意外火灾之后,屡屡转型,先是2001年的“隆福小商品批发市场”,后是2003年的“隆福音响数码城”,但是都未能逃脱关张的厄运。纠其原因是市场定位不准,管理不善以及市场竞争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