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盘们的故事
从来都觉得餐馆里赠送的果盘是卖力不讨好的举动。因为端上来的水果卖相通常不怎么好,更别说口感了。每次我都努力争取,说:果盘不要上了,你把零头抹去,相互抵一下,行不行?回答永远都是:对不起,不行。
水果和女人一样,贵在鲜嫩欲滴,放败的水果,无论切成哪种形状,吃到口里总不是那么一回事儿:糠萝卜一样的梨,棉花套一样的苹果,黑乎乎的香蕉,还有不尴不尬的桔子――不吃觉得浪费,吃了又满口腌臜。
更糟糕的是:赠送的果盘是没有选择余地的。什么时候端上来,都是老三样:西瓜、苹果、梨,偶尔也会出现诸如香蕉或者桔子之类的,属于昙花一现的配角,和港台片里面那种总是刚一出场就被一枪打死的友情客串属于同党。
后来我和别人学了一招,当服务员殷殷端上果盘时,就要求:果盘我们不要了,你给我们换成几根黄瓜或者白萝卜片吧!居然时常能得逞――新鲜的黄瓜和白萝卜片,口感清脆,汁液充足,这才觉得锦上添花,方可摇曳离开。
在杭州,差不多的馆子,饭后必定赠送果盘,但是只有一种:甘蔗。甘蔗剁去两头,崭成一节一节的,然后再横切成指头粗细的条状,这才款款上桌。都是新鲜的甘蔗,嚼起来满口生津,而且因为形状恰好,所以不会有辱斯文,就连吐出来的甘蔗渣滓,也是一点一点的,不会在桌子上堆出一坨一坨的风景。
有一次被请去吃较昂贵的海鲜,饭后的果盘还算不错,都是当季的鲜果,服务员还给每人一把小叉子,问题来了:里面有不少葡萄,紫盈盈的泛着亚光,实在引人犯罪。要是熟人,我肯定就下手了,问题就是:彼此都不熟悉,还碍着面子呢。
葡萄实在不是能用叉子吃的水果,我费九牛二虎的力气,在保持姿态文雅的情况下,才算吃了一个,然后就打算转战别的果子,香蕉波萝哈密瓜,哪个都比葡萄省事。旁边有人不甘心,戳了半天,葡萄象个赖皮一样,在盘子里满地打滚,就是不从,那哥们可能有点着急了,就狠狠一扎,结果葡萄“通”地一下,就飞了出去,从东家身边飞了出去,不见了。
大家哈哈一笑,气氛比刚才活跃了许多,然后剩下满盘引人犯罪的葡萄,猢狲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