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行业资讯
超市“自有品牌”拷问我国食品准入制
日期:2013年12月26日    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
自有品牌产品一直以来都以“高质低价”自居,可最近记者调查后发现,“低价”不尽然,“高质”更难说。

    食品安全早已是一个共识问题,尤其是自阜阳劣质奶粉、龙口粉丝事件后,直到今天的“苏丹红”事件,更是引起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据统计,在今年“两会”上,有关食品安全的提案和议案最多,共有233名代表联名提交了相关议案。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一定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准入制度。


    作为我国食品销售终端的主力军超市,是食品销售的最后一道把关口,尤其对于其自有品牌的商品,更应该尽职尽责。可记者最近调查却发现,超市里绝大部分自有商品都没有QS标识。这不仅使消费者对其质量甚为担心,更对我国食品准入也不免产生了一丝疑虑。

    28类食品实施市场准入

    所谓QS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市场准入制度,是国家质检总局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强制实施的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它是一种生产许可制度。

    2003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规定,企业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不得生产加工相应的食品;未取得生产许可证而擅自进行生产的为无证生产;未经检验合格、未加印(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的食品不得出厂销售。

    在3月初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葛志荣表示,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以确保产品质量为目标,深入开展质量振兴活动,探索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全面推进,28大类食品纳入监管。

    据介绍,2004年中国的米、面、油、酱油、醋五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全面完成,全国共有29661家企业获得31632张生产许可证书,数量占2001年企业调查总数的49%,其年产总量占全国市场销售量的95%以上。

    第二批肉制品等10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进入最后阶段,已经向2801家企业发放3100张生产许可证书;大中型企业获证率已达90%;茶叶、糖果制品等其余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开始启动,开展了企业必备条件专项调查,制定下发了13类食品的审查细则,各地即将组织开展审查发证工作。预备用2至3年的时间全部实现我国食品的市场准入。

    绝大部分自有商品没有QS标识

    自有品牌伴随着我国超市零售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以“高质低价”自居,作为“超市利润新源泉”也大行其道。据统计,国内连锁超市自有商品平均占有量都在10%至20%左右,而外资企业像家乐福等,也都在40%左右了。另据了解,新上任的家乐福集团CEO杜兰(JoseDuran)还计划每个月增加3到5个自有品牌商品的品种,准备把目前家乐福卖场内已有自有品牌的比例由30%至32%扩大到40%至45%。

    可自有品牌的质量问题也屡遭非议。早在年初就有市检局的人士公开表示:“自有品牌的产品标准很低。”记者最近对京城各大超市自有品牌的情况做了一个调查。由于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实施市场准入的550多种食品中,只有接近300种实施了认证,且具体名录不明,所以此次调查都是比照业已获得QS认证的同类同种商品而得的结果。调查发现,绝大部分自有商品都没有QS标识,可依然在架销售。

    家乐福一直以来就是自有品牌大户。记者这次在其马连道店也发现,贴有“家乐福”标签的食品也着实不少,涉及到食用油、米醋、肉制品、乳制品、饼干、饮料等好几大类上百种商品,可贴有QS标识的却只有食用调和油、大豆油、北京米醋和杏仁露饮料。

    易初莲花自有品牌的食品也不少。记者在其六里桥店也发现贴有“易初莲花”标签的食用油、纯净水、红冰茶、高钙豆奶粉、鲜奶、米醋、饼干、粉丝以及葡萄酒等等,也只有纯牛奶(北京三元公司生产)、香醋和蛋卷符合食品准入条件。

    超市发超市,作为我国比较热衷于自有品牌开发的企业之一,记者在其阜成路分店却只发现了“超市发”牌的粉丝、,木耳、香菇和葡萄干,也都没有QS标识。

    在华普超市广安门店,记者只发现了“华普”牌的奶制品,可品种不少,包括桶装原味酸奶、袋装益菌康酸奶和高钙酸奶等,关于QS标识,记者也没发现。还有沃尔玛、物美超市,记者发现其自有品牌商品贴有QS的也少之又少。

    奇怪的是,作为国内超市自有品牌的代表京客隆和华联,记者在其部分分店却没有发现自有品牌的食品。

    食品市场到底该怎么“入”

    食品安全刻不容缓,食品准入也如火如荼。可面对大行其道的自有品牌这一现状,也多少有些尴尬,同时也引发了社会的担心和思考。

    在家乐福马连道店,有消费者向记者表示:以前我们只是冲着超市的牌子来的,再加上价格相对也稍微便宜,所以我们平常也买。只是最近国家实施食品准入后,我们买之前还是得先看看有没有QS标,好像不是太多。

    沃尔玛相关人员认为,所有进入沃尔玛商场销售的食品,特别是高风险的食品,其供应商生产场地都必须经过防损部质量保证专家小组的QPR(质量业绩审核)现场审核,而且在采购时特别强调,生产这些食品的供应商必须要获得HACCP证。所以他们所销售的产品都是有质量保证的。同时他还认为,QS认证只是在“事前”确保企业具备合格的食品生产能力,各种监督抽查只是“事后”监督,而对于食品生产过程这一关键的“事中”监管缺乏有效手段。

    国家质检总局一位负责人也表示,对于实施市场准入的食品,包括原装进口食品在内,都必须加贴QS标识,否则不许进入市场销售。而且他还特意给记者介绍了一下HACCP体系标准。他说,作为国际通行的一种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我们一直都表示欢迎并积极倡导,在《办法》中也有所体现。但经过HACCP体系认证后,只能免除QS认证过程中一些“必备条件”(办法中都有明确规定)的检测,不能替代。HACCP只是体系标准认证,而QS是一种强制制度,必须严格执行。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