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长期食用辐照处理食品不损害健康
食品辐照技术是利用钴-60、铯-137产生的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低于10MeV电子束对食品和其他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电离辐射抑制生物中酶的活动,破坏生物体中细胞结构,起到杀虫和杀灭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腐败菌的作用,达到食品保存或保鲜的目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胡小松指出,食品辐照技术是替代传统的加热、冷却或化学处理的优良技术。利用射线对食品进行消毒灭菌,食品不会升温,可对新鲜食品进行处理,而且不会像药剂那样残留在食品中;与加热相比,食品的成分很少发生变化,与冷冻、冷藏相比,可节约大量能源。可以说,辐照技术是替代传统灭菌方法的一个切实可行的绿色加工技术。有些产品,如茶叶灭菌和大蒜抑制发芽等只能用辐照技术来实现。辐照食品商业化的另一较大领域为脱水蔬菜和调味料。
对于消费者关心的辐照食品的安全问题,胡小松教授说,关于食品辐照安全性的国际论证和试验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经过20多年的实践,于1980年得出结论,即经10kGy以下剂量的辐照处理,任何食品在安全性上都不存在问题。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高剂量辐照的食品进行研究,结果证明,即使用超过10kGy剂量照射的食品也是安全的,不存在毒理学、营养学和微生物学问题。以此安全性结论为契机,很多国家把食品辐照推向了实用化。目前,国际上已有52个国家批准了240多个食品进行辐照处理,积极推动食品辐照应用研究已被列入2001年WH0确保食品安全的计划。所谓安全性不仅仅指食品食用上的安全性,而且还指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受损害,而这正是辐照食品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