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餐浪费 商家有权罚款吗
一消费者最近因自助餐浪费差点被罚款20元——
消费者在自助餐厅浪费,餐厅能不能罚款?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一位消费者在自助餐厅的遭遇再次引起了社会对自助餐厅“浪费罚款”行为的合法性的怀疑。
事件:
浪费差点被罚款20元
近日,王先生带着一家老小到市区某自助餐厅就餐。席间,王先生及其家人端来了不少食物,摆了满满一桌。
两个多小时后,当王先生打算结账时,被告知要加收20元。“您剩下的食物超过了餐厅所规定的200克,应该按规定加收20元。”服务员随即指了指墙上的告示说。
对于服务员的解释,王先生表示不能接受,因为在消费过程中自己未被告知这一规定,况且餐厅告示并不显眼。经过交涉,餐厅最终决定放弃“罚款”王先生20元的打算。
商家:
顾客“眼大肚小”
目前,我市不少自助餐厅都采取了浪费罚款的做法,以缓解因顾客浪费所带来的高成本压力。然而,这一措施是否能得到执行?对此,记者走访了我市几家自助餐厅。
一家主营巴西烤肉的餐厅经理介绍,在该餐厅,顾客每天浪费的食物总量占每日食物供应量的4%—5%,增加了餐厅经营的额外成本。“由于自助餐厅特殊的经营模式,浪费是在所难免的。消费者会有一种吃够本的心理,眼大肚子小,所以我们采取如果浪费就加收费用的措施,但是还没有真正执行过。”
不过,一般设在酒店的自助餐厅,很少会对顾客的浪费行为征收额外费用。“我们酒店从来没有收过这样的罚款,也未有这方面规定。”泉州酒店西餐厅魏经理表示,客人一般根据自己的需要点菜,浪费的情况很少。
当顾客与服务员就浪费被罚款一事发生冲突时,餐厅会更侧重于服务员与顾客之间进行沟通。“餐饮业是服务行业,顾客是不能得罪的。”自助餐厅认为。
消费者:
剩多少才能算是浪费
华侨大学的陈同学表示,能理解自助餐厅的这一做法,也觉得合理,自己在消费过程中会注意节约。 正在自助餐厅就餐的邱先生却持相反意见,认为餐厅的罚款规定毫无依据,倘若执行,是对消费者权利的侵犯。
也有顾客认为,浪费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怎样才叫浪费不应该只由商家说了算,“一桌8个人和一桌两个人吃饭,浪费的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
部门:
如公示可罚款
调查发现,顾客浪费行为对中高档酒店的自助餐业影响不大,较高价位让他们在成本核算上占据优势,而走薄利多销经营之道的自助餐厅为了减轻浪费所造成的利润下降,采取加收费用的执行也较坚决。
泉州市12315投诉台颜主任表示,目前没有关于自助餐“罚款”的规定,“我们并不提倡罚款。但如果在顾客消费之前,商家有在醒目位置张贴公告、标语加以提示,事后商家进行罚款,则可不视为侵权”。
市物价局监督检查分局的吴小姐指出,自助餐厅经营者拥有自主定价的权力,物价进行干预无法律依据。如果顾客有投诉,物价部门主要是对商家和消费者进行调解。
吴小姐说,顾客应该自觉提高节约意识。如果顾客是常客,餐厅可反复进行提醒,以引起他们注意,如果顾客多次不听提醒,餐厅根据规定进行处罚,顾客可能更会接受。
律师:
浪费的标准应明确
某报法律顾问林晓阳认为,自助餐厅的浪费标准应当明确、并公示后才可加收浪费的金额。
林晓阳说,浪费的标准不应当很笼统地说数量多少,而应当在明确一定就餐人数的前提下,“因为就餐人数的多寡,浪费的东西毕竟不是一样的”。在将浪费的标准细化、向顾客公示以后,即可视为顾客认同了消费合同,那么,如果造成浪费现象发生,商家按照事先约定的标准进行加收费用也是无可厚非的。
建议:
服务员要及时提醒
那么,自助餐厅该如何减少浪费呢?
泉州酒店西餐厅魏经理表示,有些客人初次来消费,可能对自助消费不是很熟悉,认为钱已经花了,会点很多菜,如沙丽、汤、主菜等,我们就会善意地提醒顾客要根据自己的食量来点菜,吃完后再点。有些小孩刚吃完饭看到蛋糕、水果之类的食物也往往会多点,这时家长就有必要提醒孩子注意。
自助餐厅补菜及时也是预防浪费的办法之一。魏经理介绍,她到市区的其他一些酒店碰到过一些情况,如冬天吃火锅可能怕水果没了,有些客人一开始就可能会多拿一些,结果没吃完。对此,魏经理认为最重要的是补菜要及时。
市12315投诉台颜主任认为,节约是全民都应该遵循的美德,浪费是很不道德的行为,消费者应该自律。同时,商家应该在醒目位置贴出公告,及时提醒顾客,唤起消费者的节约意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西方,顾客提醒已经成为一种制度、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