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行业资讯
关于2014年餐饮食品国家监督抽检情况的通报
日期:2014年09月23日    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
    附件:关于2014年餐饮食品国家监督抽检情况的通报
    近期,在国家食药总局2014年国家监督抽检工作信息通报会上获悉,2014年监督抽检关于涉及餐饮食品主要针对餐厅外卖、自制糕点、自制酱卤制品、学生餐等,覆盖全国16各省市117家企业,抽检样品共计157个批次。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责成各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次食品国家监督抽检中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企业依法从严处理。现将抽检结果中影响食品不合格主要原因及专家解读通报如下:
    (一)、粽子(餐饮自制)
    1.样品不合格项目:大肠菌群、菌落总数
    2.专家解读:
    本次粽子(自制)中大肠菌群检出值区间范围为150 MPN/100g~11000 MPN/100g,在《粽子》(SB/T10377-2004)中规定了粽子(自制)产品菌落总数≤110 MPN/100g。大肠菌群数的高低,可以用来评价食品加工的卫生状况。
    本次粽子(自制)中菌落总数的检出值区间范围为190000 cfu/g~570000 cfu/g,在《粽子》(SB/T10377-2004)中规定了粽子(自制)产品菌落总数≤50000 cfu/g。该指标属于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是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和安全性的指标,反映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造成该指标不合格可能的原因有:一是原料相关因素,包括原材料生产、储藏、运输的卫生环境条件等把控不严;二是加工过程因素,企业没有按照有关条件要求进行加工,加工环境差,加工工具清洁不彻底;三是包装相关,密封不严、包装材料被污染,造成食品的二次污染;四是贮藏条件相关,贮藏条件达不到要求,造成微生物迅速繁殖。
    (二)、发酵面制品(餐饮自制)
    1.样品不合格项目:铝、柠檬黄
    2. 专家解读:
    本次发酵面制品(餐饮自制)中铝检出值区间范围为124.8 mg/kg~431 mg/kg,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规定了发酵面制品产品铝≤100 mg/kg。发酵面制品中铝超标的原因是使用了过量含铝膨松剂,如硫酸铝钾(钾明矾)和硫酸铝铵(铵明矾)。硫酸铝钾(钾明矾)、硫酸铝铵(铵明矾)是GB2760规定的可以限量添加的膨松剂,适量添加可以使产品口感松软适口。过量加入上述膨松剂,直接造成食品中铝含量超标。
    本次发酵面制品(餐饮自制)中柠檬黄检出值为5.46 mg/kg,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规定了发酵面制品产品中柠檬黄不得检出。超范围使用柠檬黄主要目的为调节食品色泽,增加卖相。
    (三)、发酵肉制品、酱卤肉、肴肉、肉灌肠、肉干、肉脯、肉松、其他熟肉干制品、烧烤肉、熏煮火腿(餐饮自制)
    1.样品不合格项目:苯甲酸
    2. 专家解读:
    本次发酵肉制品、酱卤肉、肴肉、肉灌肠、肉干、肉脯、肉松、其他熟肉干制品、烧烤肉、熏煮火腿(自制)中苯甲酸的检出值为0.08 mg/kg,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规定为不得使用。苯甲酸是食品中最常见的防腐剂,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肉及肉制品中不得添加苯甲酸及其钠盐,本次检出苯甲酸可能的原因是企业为片面追求延长保质期,违法违规使用防腐剂。
    (四)、生湿面制品(餐饮自制)
    1.样品不合格项目:硼砂
    2. 专家解读:
    本次生湿面制品(餐饮自制)中硼砂的检出值为51.6 mg/kg,在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一批)》的通知(食品整治办〔2008〕3号)中规定为不得添加。检出硼砂的可能原因是企业违法违规使用硼砂。硼砂有防腐和增加面制品的弹性及膨胀等作用。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