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行业资讯
这个漏洞好吓人
日期:2013年12月26日    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

  罂粟籽粉公开销售,而且生意还十分畅旺。

  罂粟何物?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的了。据介绍,罂粟壳毒性较高,但籽毒性较低,经过处理后,可以当作调味品使用。但专家同时指出,罂粟籽仍然含有吗啡、可卡因等成份,即使经过处理,它的有害成分也不可能完全除掉。这种成分就像鸦片一样,长期食用容易成瘾。也就是说,这种“调味品”不作限制使用,是有可能让为数不少的食客在不知不觉中变成“瘾君子”的!

  在多年以前,笔者曾听说过在火锅最兴旺的重庆,有店主为了留住食客,在火锅中偷偷添加罂粟壳,让食客久吃成瘾欲罢不能的事,当时遭到全国舆论一致谴责。但这近似的一幕,在广州的餐饮行业又改头换面地出现,只是这次改用了毒性较低的籽粉而已。餐饮店老板当然不管这种调味品是否有毒性,他们在热衷于购入这种“调味品”,是因为看中它的功能:能勾住回头客,能赢取暴利。个别商家总绕着罂粟打转转,他们惟利是图不顾食客身心健康的做法,当然应受到谴责。

  但是在板子打在商家身上的同时,我们有关部门是否也应该检讨一下:我们出台的相关法规是不是太不严密了?为什么允许“灭活”罂粟籽可以用作调味品?依据何在?其适用范围在哪?餐饮店在使用时有什么要求?比如适用量,超量或超范围使用应负什么责任?一条法规在这些关键问题上如此含含糊糊,被商家们钻空子也不奇怪。

  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在此,笔者希望有关部门要尽快堵塞这个可怕的漏洞,更希望商家们负起社会责任来,千万别再见利忘义了,否则,只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