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内自揭常用色素
胭脂红、日落黄为熏酱食品常用“美容品”本报讯(记者韩冰)本报《当心,色素做出“杂粮馒头”》报道见报后,引起了市民的关注。昨天,记者再次查访一些超市、面食店发现,原本热销的“杂粮馒头”已乏人问津。一餐饮业人士昨天向记者披露:使用合成色素在饮食行业内是公开的秘密。
撕烧鸡染红了手指
据一家饭店的厨师透露,为了卖相好,给红烧肉、酱肘子等食品上色在餐饮业是很常见的。但过去他们都是使用一种叫做红曲米的天然色素。现在一些饭店为了省钱、好看,就拿合成色素替代,做出来的菜颜色特别鲜艳。
按照这个师傅的指点,记者来到我市一家著名饮食培训中心,点了一道烧鸡。烧鸡呈深粉红色,在翠绿的生菜叶衬托下显得分外好看。撕开鸡皮后,白色的鸡肉露出几大块粉红色,明显区别于熏出来的酱红色,而且,记者撕鸡的手也被染上了红色。记者随后又走访了一些饭店,发现制作这种“掉色食品”的饭店并不在少数。
“胭脂红”扮靓酱肘子
为了弄清楚“掉色食品”到底是用什么色素染出来的,记者又来到食品添加剂一条街。卖添加剂的人对各种色素的用法都轻车熟路,听说记者要做酱肘子,一女老板推荐使用上海某厂出的“胭脂红”,据她说不少餐饮企业都是她家的常客。临走她还补充:“要是做三黄鸡就用‘日落黄’。”记者发现,“胭脂红”、“日落黄”价格非常便宜,每桶(500克)只卖20多元钱。
食品过分鲜亮需留意
省烹饪协会专家介绍,色素有没有危害,关键要看加什么色素。合成的化学色素会致癌,但由于成本比天然色素低至少20%,所以一些不良饮食从业者往往选择化学合成色素。他提醒消费者,“如果一些菜的颜色特别鲜艳和光亮的话,需特别留意。而且,添了合成色素的食品好看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