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菜标准体系发布 百年正宗鲁菜将回归
24日,来自山东省内的7名鲁菜大师齐聚福山,共同为已经起草完毕的13道鲁东菜标准把关。据悉,这是自去年福山两名鲁菜大师参与标准制定以来,由省质监部门组织进行的首批鲁东菜标准现场审定。
鲁菜标准化,始于2009年。这一年,山东省质监局开始牵头组织开展鲁菜标准化工作,并制定《鲁菜标准体系表》,确定了“鲁菜纲领”,根据地域及文化的不同,将鲁式菜品分为“鲁东菜”、“鲁中菜”、“鲁西菜”、“孔府菜”和“清真菜”五大类,每一大类都对鲁菜综合标准、烹饪原料标准、烹饪工艺标准、鲁式菜品标准和烹饪设备使用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这意味着一旦菜品被冠名鲁菜要经过多道“标准”关。
“2010年11月,鲁东菜标准化工作协调会正式成立,筛选首批制定标准的鲁东菜代表菜品,标准编制工作全面启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处副处长孟兆宏说。此次鲁菜地方标准起草工作,省质监局共邀请7名专家级厨师进入审定委员会,福山作为“鲁东菜”系的发祥地和主要代表,有张吉顺和王良两位特级厨师入选,参与到“鲁东菜”传统菜、民间菜和创新菜三大类近百种菜品的地方标准起草制定中。随后,经广泛征求社会意见,起草小组和鲁菜专家充分讨论,标准征求意见稿初步形成。今年7月,起草小组发了山东省地方标准征求意见函,经多方征求意见后,起草小组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并形成了送审稿。
24日上午,省质监局邀请省内7名鲁菜大师齐聚福山,共同为首批13道DB37《鲁菜标准》进行审定,审定结束后,福山质监局将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并将修改结果上报省质监局,进行最后的审查。
省质监局标准处副处长孟兆宏表示,由福山鲁菜大师参与起草的首批鲁东菜地方标准DB37,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公布,为鲁东菜规范起到关键性引导作用。
一道“韭菜炒海肠”
韭菜用什么季节、什么部分都要明确
一道“韭菜炒海肠”,韭菜用什么季节的最好?一根韭菜,哪部分才能做韭菜炒海肠?昨日上午,在鲁东菜标准审定现场,来自省内各地的7名鲁菜大师对首批13道鲁东菜标准进行了热烈的争论。
上午8:30,福山质监局会议室,来自省内各地的7名专家齐聚一堂。
在做了简短的介绍后,省质监局标准处副处长孟兆宏作为质监部门代表,对审定委员会提出了几点要求。他说,此次鲁东菜标准的审定,主要是对标准技术性和合法性的审查。“合法性,作为标准本身,不能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且必须符合现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孟兆宏特别提出了国家卫生部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本次标准一定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进行制定。”
技术方面,孟兆宏认为,在场7位专家都是鲁菜方面的大师,在审定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把好第一关———语言文字的组成,千万不可引起歧义或误会。“标准的制定,关键一点是规范性,告诉大家怎么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标准是给大家做参照并照做的,要让大家按照工艺来烹饪,能做出菜品来。”
孟兆宏特别指出,要对食品添加剂严格把关,这是标准制定的基本要求。
在场7位专家,每一位都与鲁菜有着深厚的渊源,大部分还是鲁菜行业的老师傅、老专家,对13道菜品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
省烹饪协会副会长孙嘉祥第一个站出来,毫不留情地提出了自己发现的问题,“标准中很多符号的表述前后不一致,比如‘克’,有的地方是用中文克,有的地方用的则是英文”。不止是“克”,孙嘉祥还指出其他几点错误:时间,有的地方用中文“分钟”表示,有的地方则直接用英文min表示;标准中有些模糊不清的字眼,如“越快越好”,应修改为具体的几分钟,明确时间;还有香油和芝麻油,虽然是一种油,但标准中应全部统一;食盐和盐,也应全部更换为统一的食盐;大料和八角,名字应前后一致;与此相同的,还有料酒和烧酒,都应得到规范。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教授赵建民也有自己的意见:“标准中很多地方提到了火腿,但作为鲁菜而言,所使用的火腿都是金华火腿,这是行业内不二的选择,不同风味的火腿在口感上差别很大,必须在标准中加以注释。”另外,油盐酱醋,虽然大部分已标注克数,但有些还模糊不清,可以再加规范。
各位专家在分别表达过自己的看法后,将13道菜品挨个进行了仔细修改。在对通天燕菜这道菜审定时,记者惊奇地发现,仅仅一道菜,专家们竟修改了33处,其精细程度可见一斑。
标准中共有10项指标,除了第一部分的“范围”和第五部分的“烹饪器皿”外,第二部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一上来,就被鲁菜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陈秋提出,有些标准已经过时,应引用最新标准。在第三部分的“术语和定义”中,除了原有的几种术语解释,专家们还提出,由于这道菜是用事先预热过的带盖汤盅盛放,必须加上“位餐”的术语解释。第四部分的“原料及要求”中,配料应该把笼统的火腿丝改为金华火腿。
重头戏放在第六部分的“制作工艺”上,不管是刀工还是烹调,专家们经过热烈讨论,在达成一致后,逐句逐字修改,11行字的内容,足足讨论了半个多小时。
当讨论至“韭菜炒海肠”时,烹饪大师翟振光提出:“韭菜季节不同,口感就不同,而且只能用韭黄炒这道菜,这一点是否应在标准中注明?”翟振光的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鲁菜特级大师郭延祥更是用一张嘴就将这道菜“做”了出来,他把所有步骤一说,在场的人仿若闻到了海肠的鲜香味道,馋得大家直吞口水。
此次审定完毕后,质监部门将对审定后文稿进行修改完善,并向社会公开。
百年鲁菜期待“标准”来拯救
“一道鲁菜菜品,5个人做有5个味儿,如此下去,鲁菜还谈何发展?”
昨日上午,省烹饪协会副会长孙嘉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鲁菜,已经到了必须制定标准,让子孙后代继续传承下去的时刻。”
油乎乎、咸乎乎、黏乎乎
百年鲁菜期待拯救
“一道百年老菜葱烧海参,先不说鲁东、鲁中、鲁西的做法和口味差别,连咱福山当地各家饭店的做法都不尽一样,互相之间存在不少争议,到底哪种做法是真正的鲁菜?靠什么来证明自己做得正宗?”
鲁菜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百年的沉淀,让鲁菜的文化底蕴极为深厚。但是有心的市民都会感觉到,作为“鲁菜之乡”,省内一些鲁菜发展较早的城市,百年鲁菜名店普遍经营不景气,一些名店甚至因为客源稀少无奈关门。在我们的生活中,鲁菜馆的身影也很少。“多年来,鲁菜的烹饪方法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让人不好说出特点来,使得鲁菜很难在全国叫得响。”福山福源大酒店总经理、烹饪大师张吉顺坦言,相比起其他菜系,川菜的麻辣、粤菜的生猛都会让人记忆深刻,但唯有鲁菜,因他平淡无味的印象让人对它生不出念想儿。
省质监局标准处副处长孟兆宏也称:“油乎乎、咸乎乎、黏糊糊,是很多人对鲁菜的深刻印象,鲁菜用的油盐酱相对其他菜系要重,与如今市民对低脂肪、低热量的要求有些相悖。”另外,受外来菜系的冲击,加上传统鲁菜品种繁多、口味迥异,发展观念较为滞后,鲁菜越来越失去其鲜明特点,鲁菜的定位、品牌推广和产业发展都难得以传承和发扬。“必须制定一个标准让鲁菜得以传承。”
两名“福山人”
参与近百种菜品标准制定
“老式鲁菜的传承,都是老师传徒弟,传不好就传丢了。如果有标准就不一样了,他能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孟兆宏告诉记者,早在2005年,省内做“十一五”规划时,就已提出鲁菜标准一事,但是真正实施还是在2009年。
在此期间,给鲁菜制定标准曾经在同行内引起争议,有人热烈欢迎,有人极端反对。但为了更长远考虑,标准是无论如何都要制定的,“据我了解,国家质监总局多年来接待过很多对鲁菜感兴趣的人,有的是淘经的,有的是探讨的,但大多数人都提出,鲁菜标准必须制定。”
去年,省质监局开始牵头组织开展鲁菜标准化工作,并制定了《鲁菜标准体系表》,确定了“鲁菜纲领”。随后,从几百道菜品中,选出最常用、最急需的13道鲁东菜代表,从省内找出7位专家,负责对“鲁东菜”地方标准进行起草。由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没有对鲁菜标准提出具体规定和要求,起草小组根据鲁菜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13个鲁菜菜品地方标准。
福山作为鲁东菜系的发祥地和主要代表,省质监局邀请的7名专家级厨师中,有张吉顺和王良两位特级厨师入选,参与鲁东菜传统菜、民间菜和创新菜三大类近百种菜品的地方标准的起草制定。
“少许”、“适量”不准用
上百种原料精确到克
此次标准的制定可谓精细之至。
张吉顺从16岁学徒至今,已在鲁菜这一行业做了40多年,“鲁菜的地方标准类似于菜谱,但却不是普通的一份菜谱,拿糟溜鱼片来说,普通菜谱只有几行字,但地方标准可达5页,里面详细规定了这道菜的定义、做法、材料、刀工、工艺,甚至还包括烹饪器具的使用,装盘及最佳食用时间,还有这道菜品的营养成分。”
而为了更加精确,在此次起草制定的地方标准中,尽量不使用以往菜谱中“少许”、“适量”等含混不清的词汇,油盐酱醋的使用都精确到0.1克。在他的厨房,为了测量一道菜到底要用多少食盐,他可以做上几十遍,用天枰反复称量,只为了这个“标准”。“糟溜鱼片的标准里,盐1克,味精1克,姜汁10克,都是实验几十遍做出来的。”
上百种原料,几十遍的实验,“不为别的,就想把鲁菜标准制定得更加精细、量化,让鲁菜这一博大精深的菜式发扬光大。
传统鲁菜的回归迫在眉睫
首批13道鲁菜的地方标准有望在年内出台,但是,出台后的鲁菜标准是否真的能拯救鲁菜?
在上午的审定中,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教授赵建民反复提出一个词:回归。“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传统鲁菜有的已经丢失,有的做法被更改,传统鲁菜的回归已是迫在眉睫。”
“现在的人,吃饭越来越注重养生、健康、安全,而鲁菜选择在此时回归是最合适的时间。”省烹饪协会副会长孙嘉祥也坦承,虽然此前鲁菜一度受冷,但近几年,随着鲁菜不断的创新和改良,由于鲁菜在制作过程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不添加任何调味品,全是以菜品本身的原汁原味来体现食物本身的鲜香,特别符合如今人们的生活习惯,鲁菜开始慢慢重新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少油、少盐,将以往不太注重的色香味重新审视,现在的鲁菜口感更加鲜嫩润滑。”
“如今,在香港、北京、天津,都建有高档鲁菜馆,我曾亲眼见到很多市民对鲁菜的追捧和宠爱,不得不说,鲁菜又重新回到大家的眼中,并迅速占有一席之地。”孙嘉祥说,在这种时机,鲁菜标准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让更多的人来根据标准做菜,让更多的人做出正宗的鲁菜,并将此世代传承,发扬光大,这就是制定鲁菜标准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