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培训教育
打造最具价值的餐饮服务模式
——“对话海底捞”培训课程纪实
日期:2015年06月01日    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
    “能让卧底的人留下来,海底捞太有才了!”
    “罗旭华老师讲课热情幽默,王奋老师讲课朴实生动,两位老师都很棒!”
    “张勇董事长的话不夸大,不空洞,非常符合咱们餐饮业的实际!”
    这是15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在此次“对话海底捞课程”结束时的留言。
    2011年6月22日至23日,中国烹饪协会在北京顺景温泉酒店举办了“以人为本、服务制胜——打造最具价值的餐饮服务模式”对话海底捞的培训课程。“海底捞模式”究竟能不能模仿和复制?海底捞究竟是“乌托邦”还是餐饮服务的楷模?学员们带着疑惑和期待齐聚北京,希望能够取得真经。
    “以人为本、服务制胜”,这几个字说起来很简单,但涉及到的层面实在不少——从企业文化的推行到用人、留人的机制,从授权的把控和尺度到基层80、90后员工的激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罗旭华教授、海底捞大学的王奋校长从人才管理与海底捞企业文化等多角度、多层面深入浅出地与大家分享,她们精心的准备和授课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海底捞在发展中也有困惑,比如也面临着用工荒。但我们始终坚持与人为善的企业文化内涵,这个善是对员工的,也是对顾客的。海底捞能够走多远?这个谁也说不准。但是海底捞存在一天,就不能让喜爱它的人失望,就要精彩地发展。”王奋教授的话非常朴实,打破了“海底捞”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一下子拉近了学员与老师的距离。在互动环节,学员们就海底捞的用人机制、授权模式、“卧底”等问题络绎不绝的提问,王院长都耐心的解答,直到学员满意。
    下午,海底捞的重量级人物——董事长张勇、公司运营总监谢英来到了现场,张总的出现又掀起现场的小高潮。在与冯恩援副会长的对话中,张总应对自如,谈笑风生,两人一问一答之间充满了默契和幽默,让现场的学员在笑声中领略到张总的襟怀与睿智。
    “老板是做战略的,高管是做实事的,战略不可能是三天两天就变的”。
    “在食品安全上,不能等到社会或市场去逼你的时候再去公关,海底捞是食品添加剂第一个备案的,一定要提前预防危机。”
    “老板在团队和企业中的权威性不是由老板的身份决定的。不能老板想传递就能传递下去的。只能用流程化、制度化,将政策方针传递下去。传递下去不走样,是不可能的。你只能保证对手比你走样得多。”
    “海底捞不考核利润和营业额,但并不是说这两点不重要。利润非常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人的问题。只考核利润就是把管理简单化了。赚钱多或者少很复杂,比如北京的一家店和简阳的一家店进行比较,就没有可比性。在好的地方,付出8分的努力可能会有12分的收获,在不好的地方付出12分的努力可能会有8分的收获。我们提拔人的时候讲究公平,不能让员工只付出8分的努力,要鼓励他们付出12分的努力,考核起来是很复杂的,我们就选择了复杂的方式,看顾客是否满意,看员工是否有激情。”
    张总的发言让他赢得了不少现场的同行“粉丝”,大家争相与张总合影留念,也希望能够真正学习到他管理企业的成功之处。
    而如今身为高管的总监谢英,原本只是一个为大家做员工餐的普通职工,她的现身说法生动地阐释了海底捞的用人、育人机制;而谢总监在实践中历练出的一副好口才,也让在场的学员毫不吝惜自己的掌声。
    课程结束了,学员们还久久不愿离开。也许海底捞在大家眼中和心里不再神秘,但它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一个善于学习、勇于自省、与人为善的企业,一定能够走得更好、更远!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