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风”吹遍非洲大陆
随着中非合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古老而充满生机的非洲大陆创事业、谋发展,一股悄然兴起的中餐风尚也正在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上日渐升温。
讲求口味备受青睐
“我们不仅要为顾客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品尝到正宗的中国菜,”乌干达首都坎帕拉“新重庆酒家”的经营者邓明刚这样总结自己的生意经。
从3年前仅80平方米的门面发展到如今具备400平方米的宴会大厅、各式包间,外加500平方米草坪的“新重庆酒家”,厨师出身的邓明刚谦虚地说,主要是靠手艺获得大家的认可。
在乌干达的华人华侨仅有3000多人,中餐馆不仅是这些海外游子饱口福、解乡愁之处,当地民众每逢盛大节日、喜庆派对,也都爱挑选中餐馆作为聚会场所,往往提前几个月预订也是一席难求,有时同一块草坪甚至不得不分配给几位顾客共用。
在邓明刚的餐馆,预订的酒席一直排到了圣诞节前夕。每逢有大型宴会,邓明刚都亲自带领厨师加班加点,精心准备各式菜肴,并对所有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力争让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在非洲,不仅普通百姓喜爱中餐,很多政府官员也对色、香、味、形俱佳的中国菜颇为青睐,甚至出现4位政府部长同在一家中餐馆分别设宴待客,还有两位部长不得不在外等候包间的“盛况”。
凭借“中餐”这块金字招牌的魅力,就连不少旅居非洲的印度人也开起了“中餐馆”,只不过聘请的厨师都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也唯有如此,才能让慕名前来的食客心服“口”服。
见证友谊传播文化
非洲的中餐馆最初更多是中国人互通信息、联络感情的地方,但随着中餐文化日渐风行,随便走进一家中餐馆,只见来自五湖四海的食客欢聚一堂,上演着自然与和谐的多元文化碰撞。尽管互不相识,只因对中餐的共同喜好,彼此不再陌生。
非洲的中餐馆宛如一道友谊的纽带,见证了中非友好关系的点滴发展。在西非国家尼日利亚,6层的“金门大酒店”傲然成为业界翘楚,它的诞生历程也是两国友谊的缩影。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对尼日利亚进行全面经济制裁,各国投资者纷纷撤资,华商胡介国却毅然投资500万美元,在拉各斯兴建“金门大酒店”。
开业仪式上,尼日利亚文化和旅游部长深情地表示:“金门大酒店不仅为我们带来中国饮食文化,更带来尼中两国人民患难与共的友谊、共创明天的气概。”
在尼日利亚近30年的经商生涯中,胡介国始终秉持传播友谊和爱心的理念,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尊重和爱戴。经大酋长埃米尔的推荐,他成功当选非洲大陆唯一的华人酋长。
虽然中餐早已融入非洲百姓的日常生活,但毕竟中国与非洲大陆相距遥远,许多国家的普通民众对这一东方文明古国了解甚少。于是,一些中餐馆专门在休息区域摆放英文版的中国报刊,供客人在等位时翻阅。记者看到,很多人对此兴趣浓厚,并为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感到由衷地敬佩与高兴。
白手起家发展迅速
在非洲,即使是一些经济较不发达国家,经营中餐馆仍具较大发展潜力。近年来,不少前来非洲创业的中国人都选择餐饮业作为起点,斩获颇丰。
记者就听闻,来自中国陕西的一名商人几经考察,在西非国家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开了一家中餐馆。很多人为他捏一把汗,毕竟尼日尔在2003年全球人文发展指数排名中列倒数第二位。但餐馆开业后以“红焖羊肉”、“红烧鱼”和豆腐等家常菜很快赢得良好口碑,生意红火。目前,这个“敢吃螃蟹”的陕西人又在有“世界火炉”之称的苏丹首都喀土穆新开了一家分店。
在中餐业已相当发达的南非,来到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东区西罗町的新唐人街,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各式各样的中餐馆,南甜、北咸、川辣、海鲜、粤菜以及风味小吃,令人目不暇接。
早在10年前,这里还只有寥寥可数的几家台湾商家店面。随着中国与南非于1998年正式建交,华商数量迅速增加,新唐人街上陆续出现了“上海熟食”、“北方水饺”等一大批中餐馆。南非全国现有大小中餐馆200多家,其中130家集中于约翰内斯堡。
从最初的谋生手段,到跻身餐饮界主流,非洲的中餐业已开始步入品牌时代。很多信誉良好的中餐馆远近闻名,更有为数不少目光长远的经营者涉足其他行业,以更高的起点、更严格的标准,将非洲大陆的中餐业推向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