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饮食文化
走向国际赛场的攀枝花厨师
日期:2013年12月26日    来源:四川新闻网-攀枝花日报    分享:
   5月28日,在2006年世界中华厨王大赛第一个赛季的颁奖仪式上,当主持人宣布月冠军得主是来自四川省攀枝花市的选手胡友国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攀枝花,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比赛的胡友国的家人、朋友、同事们纷纷欢呼起来,激动万分地给他发短信以示祝贺。
    4月8日,供职于川惠大酒店的行政总厨胡友国接到上海东方卫视《味道中国》节目摄制组发来的邀请函,邀请他参加2006年世界中华厨王大赛第一个赛季(四川对德国)的比赛。该大赛是上海东方卫视倾力打造的全部厨艺节目《味道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主办,德国麦德龙公司赞助。全年的比赛由每四周为一个周期的月常规赛与年度总决赛构成,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的40多名选手参赛,赛事评审团队由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推荐的评审专家、中外明星、文化名人共同组成。
    今年34岁的胡友国在整个四川省的烹饪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他在2003年第五届全国烹饪大赛中荣获金牌,并获得“川菜烹饪大师”的荣誉称号,至于在省、市参加的比赛获得的金牌则不计其数。这次2006年世界中华厨王大赛挑选参赛选手由四川省烹饪协会推荐,四川省有两名选手获此机会。
    从拿到邀请函那天起,胡友国就开始全力以赴地着手做赛前的准备工作,距正式比赛的日子——4月27日已经很近了,时间很紧迫,参赛作品都必须是自创菜,从构思、选原材料、选盛器都很费心思。胡友国认真地构思着每一个菜品,去书店、到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熟悉每样原材料。对于盛器也是做了充分准备,当看到邀请函上有道菜品“龙腾八方”,他就琢磨着用什么方式来表现龙,经过仔细考虑,胡友国决定用攀枝花的特产苴却砚做为盛器。跑遍了攀枝花大大小小的苴却砚加工厂,最终选中了一块质量上乘的石材,订做了以龙为主题的砚台,从攀枝花到上海的路上他一直都小心翼翼地保护这块宝贝。
    4月27日,胡友国带着为四川争光、为攀枝花争光、把川菜发扬光大的想法来到了上海东方卫视摄影棚比赛现场。在第一轮的创意表演赛中,胡友国精心构思的参赛菜品“百味人参(生)”菜品摆上展示台,得到5个评委认可。
    初战吉捷,胡友国心中充满喜悦,在接下来的三轮比赛中,他继续发挥自己制作川菜的优势。在第二轮指定菜“金瓜小米蒸梅肉”的比赛中,大赛组委会指定用梅肉做主料,但由于语言沟通不畅,胡友国对原材料理解错了,虽然对最终得分影响不大,但他依然很自责。整个比赛很辛苦,已经连续两轮淘汰了对手的胡友国不敢有丝毫松懈,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后的比赛。在第三轮命题菜“龙腾八方”比赛中,胡友国凭着精湛的厨艺再配以别出心裁的苴却砚盛器,菜品刚一端出来,就引起全场轰动,评委们感到很震惊,以砚台作为盛器还从来没有见过,这雕刻着五条腾云驾雾气势恢宏的中华龙给人以极大的美的享受。毫无疑问,这道菜品为胡友国打通了进入最后一轮比赛的道路。
    第四轮是组合菜,大赛要求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必须完成一道凉菜、一道热菜和一道汤的制作。胡友国做的汤是四川最传统、最经典但也是很难做的“鸡豆花”。这道菜品很考厨师水平,用鸡肉、蛋清和少量的淀粉做的,吃鸡不见鸡,看似豆花,却有鸡肉的味道,比例搭配合理非常关键,火候掌握至关重要,现在很多厨师已经不做这道菜了。胡友国制作的这道“鸡豆花”非常成功,5位评委品尝后连连称赞叫好。最终胡友国赢得了这场比赛。
    在颁奖仪式上,胡友国特别激动,这是他从事烹饪行业以来拿的最大奖项,这意味着他在烹饪生涯中又翻越了一道新的里程碑。同时让他引以为荣的是,通过这场比赛也使世界各地的观众对攀枝花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上海东方卫视是国际频道。而《味道中国》这个节目同时在全球转播,这个节目创下了台里同时间段收视率最高记录!
    如今,胡友国已荣获“中国国家高级营养师”、“餐饮业国家级评委”、“川菜烹饪大师”、“攀枝花市名厨联谊会会长”等多种称号。目前,胡友国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正全神贯注为年度冠军的总决赛而准备着。年度冠军只有一个,难度非常大,参加总决赛的选手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胡友国的目标是年度冠军。
  

l来源:四川新闻网-攀枝花日报  /  作者陈春香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