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繁荣现代餐饮市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倡导企业诚信自律,促进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愿景:中国美食全球共享
  • 目标:行业领军协会、全国一流社团、国际知名组织
  • 价值观:规范诚信、精准服务、团结合作、创新高效
饮食文化
旅游餐饮大蛋糕有待市场细分
日期:2013年12月26日    来源:本站原创    分享:

  到2010年,我国旅游餐饮将达到2000亿元规模。
  专家指出,旅游餐饮开发会出现层次细分化、风格特色鲜明化的趋势,要走市场细分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最新发布了《旅游绿皮书:2009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绿皮书认为,从旅游餐饮发展趋势看,旅游餐饮的整体收入会快速增长,到2010年,估计应接近或达到2000亿元的规模。
  资料显示,2001年到2006年,中国旅游餐饮市场规模从397.52亿元增长到836.56亿元。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中旅游餐饮收入都大幅度增长,并且增长幅度远高于这两种类型旅游收入的增长幅度。如此大规模的市场,应该如何去规范发展?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更倾向于尊重市场的充分竞争,他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引导就是干预,就会有干预的内容。如果要引导,政府和行业协会要结合起来,政府进行政策性的、市场导向性的引导,而行业协会进行专业性、特色的引导。”李明德认为,行业组织对行业内部的情况更了解,引导起来更为有利。
  社科院的该项分析预测认为,旅游餐饮开发会出现层次细分化、风格特色的鲜明化趋势、传统餐饮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并重趋势、特色旅游餐饮食品的旅游商品化趋势。营销上,餐饮文化利用上升到城市形象营销层面;旅游餐饮营销则出现对象细分化、营销形式立体化、组合化、设计化趋势。
  “目前消费趋势已经明显表现出高中低端市场的分化,消费是分层次的。例如,有些餐饮是纯粹的社交餐饮,注重环境、氛围等,各个层次的需求都有。”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不是说低层次餐饮的消费者就是低层次的,而是说,各个档次的餐饮需求都不应该忽视。旅游餐饮业的发展趋势,也不可避免地要走市场细分的路。至于风格特色鲜明化,则是因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没有独立的品牌和自己的风格,企业就很难生存。
  王凡是一名经常外出的“驴友”,对这方面的体会非常多。他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消费什么层次的餐饮,并不一定。比如,去大城市,既会去著名的酒店品尝大餐,也会去街头小摊品尝风味小吃,“关键不是层次高低,高层次低层次都有人欣赏,关键在于你的东西是不是‘地道’,大餐做得是不是真的到位,小吃又是不是确实可口。”
  旅游绿皮书也提出了旅游餐饮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旅游餐饮从当地餐饮消费市场中被分离和边缘化。
  对于这个提法,李明德向本报记者作了进一步解释。他指出,这个表述是基于相对较窄的旅游餐饮概念,指的是旅游产业链上的餐饮。社会餐饮发展非常快,是日常消费的重要内容,也是投资热点,其菜品、档次、文化、氛围诸多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人们原来认为比较好的旅游餐饮,实际上,旅游饭店餐饮在下降。“但如果从大旅游的概念来讲,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应该说,各个环节的发展都有助于旅游的发展,同样有利于旅游餐饮的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