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升级 老字号小吃突围之路
四季美的汤包、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记的热干面等武汉地道小吃,一直是武汉人值得骄傲的城市名片。而伴随着这些名小吃改制重生,这些小吃重新在市场出现,如今经营得怎样呢?记者昨悉,老通城豆皮菱角湖万达店在开业一年后,因亏损关门歇业了;四季美开始在高端汤包市场发力;而蔡林记在武汉拥有6家门店,坚持扩张门店的同时,还积极拓展方便热干面市场。
维持定位
老通城万达店月亏10万
去年1月,“老通城豆皮”第三家门店落户菱角湖万达广场,这家店铺有600余平方米,斥资200余万元装修,号称老通城旗舰店。
菱角湖老通城店关门了,有市民向本报爆料,称已关门歇业十多天,可能是生意不好。昨日记者联系了老通城豆皮老板代艺翔,他称确实暂时歇业,主要原因是与万达物业方面有纠纷,同时老通城经营也在调整。
而据业内知情人士称,老通城菱角湖万达店投资太大,生意并不理想,每月都在亏损,一个月平均亏损10多万,撑不下去了,不得不关门歇业。
“老通城万达店亏损歇业,可能是客源不足以及租金过高,难以为继。” 业内人士宗家宏认为,小吃城不适合在商圈周围开店,小吃毛利润可达60%,但除去工钱、租金、水电等成本,最终纯利仅剩几个点,而时尚餐厅纯利可达20%左右。
代艺翔表示,老通城一直坚持沿着商圈发展,未来这个基本定位不会改变。
顺应潮流
蔡林记、五芳斋等发展迅猛
与老通城万达店发展情况迥异的是,与之齐名的蔡林记热干面和四季美汤包等小吃悄悄在武汉市场“低开高走”。
传统名小吃跟随市场需求逐步升级。蔡林记目前在武汉有6家门店,除保持传统热干面外,蔡林记让方便热干面走入超市终端。而拥有5家门店的四季美汤包除传统汤包外,开始推出1280元的高端礼盒汤包。
另外,五芳斋汤圆现在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企业还通过网上销售,将产品销售到外地市场。眼下,五芳斋汤圆计划在江岸区建立一个食品工业园,目前正在征地中,同时还准备5年内在武汉三镇增加4—8家连锁直营店。同时五芳斋在传统销售外,还积极通过网上销售,将产品销售到外地市场。
老板说法
节约成本 扩张回避商圈
“武汉老字号小吃现在发展情况与以往不一样了,投入比较大,利润很低,经营比较困难。”蔡林记老板张向阳告诉记者,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传统做法的老字号小吃不能适应需求,必须顺应潮流创新。
张向阳称,蔡林记扩张首先不会选商圈,商圈租金贵,另外还要研发新品种,扩大老字号品牌影响力。
四季美汤包老板徐家莹称,武汉名小吃发展有瓶颈,主要是门面难找,好地段租金贵,不好地段生意难做,老字号在选址定位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小吃利润薄的实际特点。
专家观点
别倚老卖老,要有勇气开拓市场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万杰民老师认为,老字号品牌资源和价值的体现,是在自身产品上,老字号要在困境中求变。很多武汉老字号在体制、观念、资金上都存在短板。“老通城的发展方向是对的,但没能选择成熟商圈以及很好分析消费群体,导致失败。”万杰民称,怎么样分析市场需求,把握定位,这是武汉老字号品牌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万杰民认为,老字号要稳健发展,定位非常重要,与健康、营养和时尚消费要接轨,经营理念和产品结构也要与时俱进。
“老字号别倚老卖老,要有开拓市场的勇气,要把自己摆在弱势的地位来做市场,这样成功的机会就大一些。”万杰民称,对于80、90后,老字号没有吸引力,如何唤起消费者的认可与认同,老字号在这块还要下工夫。
万杰民认为,老字号单靠自身发展,会存在资金、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可以尝试借助外来资本,稳健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