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连城再相聚,两岸名厨竞风流
2013年10月27日,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第二届全国海峡客家烹饪大赛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赛是在2011年成功举办首届全国海峡客家烹饪大赛的基础上,为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推动地方特色餐饮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加强客家美食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结合,同时也是为加强海峡两岸同宗同源的客家美食文化交流而举办的一场具有多重意义的跨越海峡两岸的餐饮盛事。大赛由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福建省龙岩市旅游局、福建省连城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福建省连城县客家美食协会承办。
28支代表队闪耀连城,引领客家美食新风尚
客家,是汉族重要的支流,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而作为其饮食代表的“客家菜”是中华民间美食文化中散落在全球各地的闪耀明珠。此次大赛共有来自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及台湾地区的28支代表队共计141名客家菜烹饪高手齐聚连城这座中国客家美食名城,5大客家特色宴席增色竞技会场,为海峡两岸的餐饮工作者、美食爱好者带来了一场传承与创新并存的客家美食竞技大赛,在交流中展示了客家菜的精髓,在比赛中推动了烹饪技艺的发展。
本次大赛从全国各地选派具有餐饮业国家级评委资格的烹饪大师组成裁判委员会,经过评委们认真、公平、公正评判,本次大赛共决出特金奖44名,金奖73名,银奖24名,除此之外,本次大赛另评出“客家菜十大烹饪高手”、“客家十大金牌菜”各十名。
总结本次大赛,绝大多数选手都把握住了客家菜的本质,结合食材的本味进行合理调味,并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食材的营养价值,将客家菜品进行了完美展示,表现出了选手扎实的烹调基本功底和精湛的烹饪技艺。
“只要再举办此类活动,我们下次一定再来”
此次大赛,台湾苗栗、新竹、妈祖、金门四支代表队皆派出代表参赛,为筛选出最好的烹饪食材,由来自澎湖科技、育达科技等大学餐旅管理系教授、学生组成的苗栗代表队,25日下午抵达连城后马上转战市场采购。台湾苗栗代表队虽然首次参赛,但派出的8名选手中有1名博士、1名硕士,还有2名在校的大学生,平均学历在所有代表队中可谓“独占鳌头”。他们烹饪的客家小炒、梅菜扣肉等传统客家菜肴表现了台湾客家菜家常化、民间化的特点。无论是热菜的食材,还是冷拼、雕刻所需的果蔬,师生们都会在“个头”及新鲜度上再三考量。
“五彩黄金饺”“铁甲武士”……26日上午8时开幕式前,台湾妈祖“太平宴”展台前,大家争相拍照。“为将展台布置好,好几位师傅忙了一晚。”妈祖代表队的林中超说。妈祖代表队于25日下午从福州乘车往连城,因司机不熟路线而跑错地方,耽搁了几小时,赶到连城已是当晚9点,采购些新鲜食材,再简单准备后就已是26日凌晨2时。为赶在开幕式前把展台布置好,凌晨3时30分,队员们就起床忙碌,直至将展示菜全部做完。
“此次烹饪大赛不但为两岸烹饪选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动平台,也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台湾代表队领队、台湾弘益国际集团执行长邱英治先生高兴地表示,“只要再举办此类活动,我们下次一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