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餐事辣评
上海食品从业人员年底有望持证上岗
参考我国机动车驾驶员实行的分级管理制度,上海的食品从业人员也将实行类似管理方式,取得相应类别的合格证明。10月13日,《上海市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最快有望在今年年底施行。办法提出,上海将有12种“食品从业证”,即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明。这12种证明分为A、B、C、D四大类,分别对应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和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食品贮运服务提供者等四类食品相关行业;每大类又细分为1、2、3共三小类,分别对应三种岗位。办法还明确了“1类证”等级最高,取得A1、B1、C1或D1证的相关人员,可以从事对应行业的其他两种岗位。简而言之,拿到A1证的相关人员,可以干A2或A3证的活儿。
点评:从目前的考核办法来看,上海食品从业人员将通过社会考核的方式取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两年。考核不合格且申请补考仍不合格的人员,一年内不再予以补考,也就是说该人员有一年时间不能上岗。拿到合格证明并不意味着食品从业者就能高枕无忧了,市、区两级食药监管或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对食品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情况随机进行监督抽查。监督抽查考核的结果将纳入相关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根据《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如果食品生产经营者被查实未按照规定培训、考核关键环节操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从业人员,将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将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小编有一事不明,是不是人员培训由监管部门考核办法说了算?9月28日国务院食安办等14部委才发文,将“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养,各类人才培训”归口人社部、商务部,会不会造成企业又要为此“多头管理、互不买账”而奔波。
河北出台餐饮业价格行为规范 鲜活商品禁标“时价”
10月13日,河北省物价局出台《河北省餐饮业价格行为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对餐饮业经营者的“明码标价”行为做出规范,一些模糊标价行为被明令禁止。规范要求,在销售鲜活商品时,应当标明鲜活商品的即时销售价格(不得以“时价”代替具体价格),明确告知消费者所选商品的单价、计价单位、称重重量等与销售价格有关的内容,并由消费者签字确认。如在提供加工服务时另收加工费的,应标明其收费办法和标准。自助限量内容应明示对于套餐、自助以及宴会等餐饮服务的明码标价。针对旅游景区“高价饭”情况,规范中对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经营者的行为规范也做出明确规定。除了上述消费者在就餐中常遇的各种“消费陷阱”,规范中还强调了八种价格违法行为。
点评:这些年关于某些热门海滨旅游城市“天价海鲜”、“缺斤短两”、“蒙骗掉包”的恶性欺客事件时有发生,虽说都只是旅行中小概率发生的偶然事件,但是其恶劣的影响甚至会延伸到整个城市的旅游形象。河北省规范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省内的餐饮业价格行为,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规范中也不乏非专业性条款,如在销售鲜活商品时,需由消费者签字确认,但如果消费者不配合呢,物价局规定了餐饮业经营者责任,又由谁来规范消费者义务呢?对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业经营者的范围定义也很模糊,周边到底有多远呢?明明是规范餐饮业经营者的行为,规范中对第三方平台和行业协会的行为也做了具体规范,文件主体是否超范围了呢?而餐饮水产品经营中存在的代售、寄售现象又未有提及。规范的出台初衷是好的,但使用相对繁琐的规定来限制经营者的市场行为,是不是有悖市场经济体制呢,值得深思…
北京教委:中小学外供餐不得加工隔餐剩余食品
校园用餐问题备受学生、家长关注。10月17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北京市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办法(试行)》和《北京市中小学校外供餐管理办法(试行)》,对学校与校外供餐企业进行指导和规范,其中规定食堂不得制作供应凉菜和现榨饮料等;实行校长和教师代表陪餐制度,同标准就餐;要求食堂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校园营养师。两项管理办法本月起实施,切实保障学生就餐的安全、卫生、营养和健康。
点评:目前,北京市中小学供餐方式主要有自办食堂、托管食堂和外送营养餐等。对多数学校而言,北京市教委此次新发布的两项管理办法并非“新鲜事物”,操作规范的学校早已按相关规定执行,管理办法出台后不需要进行大的调整。只是《北京市中小学校外供餐管理办法(试行)》对外供餐企业的准入要求更为严格,外供餐企业需具备“优秀”的等级资质,应按照市政府《“阳光餐饮”工程工作方案》,实施“阳光餐饮”工程建设。为保证学生切身利益,外供餐企业应在中标并签订供餐服务合同后、送餐前,购买学生外供餐责任保险。为保证送达学校的食品质量,外供餐企业不得加工隔餐的剩余食品,不得配送冷荤凉菜食品,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经加工后再次销售。这需要外供餐企业精确估算供餐数量,规范剩余食品的食用方式及供餐对象,避免浪费。另外对外供餐企业的管理也相应严格,包括出现降低供餐质量标准、随意变更供餐食谱、无正当理由出现2次供餐迟到半小时以上等情形,经区教委核实后应停止其向学校供餐并终止供餐服务合同。两项管理办法的发布,对外供餐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餐无小事,马虎不得。
饿了么实现食品安全险全平台覆盖
10月20日,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宣布,平台为全部130多万家商户,购买了食品安全责任险。该险由饿了么联合太平洋保险、蚂蚁金服共同推出,开辟了食品安全理赔的快速通道。每一位用户,在平台的商户订餐,如果发现食物有异物、变质、或者吃坏肚子,用户需提交身份证明及证明照片,比如是餐品中吃出异物的话,需要异物照片;如果是致病类的话,需要消费者去当地医院就诊的证明。最快1小时,就会给予急速赔付。据悉上海正在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除了饿了么,上海还将有更多的食品企业购买食品安全责任险,全市多家保险公司正在积极研发各类食品安全责任险,完善保险品种,根据不同行业设计不同产品,并进行统一规范。
点评:饿了么推出“专属保险”这项服务,是一种在线食品安全险的新模式,区别于以往保险公司提供产品的苛刻死板,创新完善险种至关重要,只有好的产品,才能在全社会得以推广。不过“吃饭买保险”也是“马后炮”,在食安示范城市创建调查中,多数地区的保险只是保险公司乐了,监管部门“尽责了”,真得到赔偿的几乎为零。几家主体谁都希望“花钱买平安”,只有消费者害怕“花钱找病”。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最核心的问题是食品的安全问题,不是赔不赔偿的问题。
双十一电商试水共享快递盒 单次使用成本0.025元
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312亿件,相当于年人均快递使用量近23件。这串数字的背后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还有着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近年来各方已经开始积极的行动,除了国家层面开始研究和制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予以引导和规范之外,电商们的行动似乎更加迅速。就以今年即将到来的“双11”为例,电商们试水的绿色物流,共享快递盒、循环包装袋、百分百可降解快递袋登台亮相。共享快递盒是一个方形的塑料箱,消费者签收后,快递小哥就会将它折叠起来,变成一块塑料板,带回仓库重复使用。官方数据显示,这种共享快递盒单个制作成本是25元,平均每周可循环6次,预计单个快递盒使用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单次使用成本0.025元。与传统的瓦楞纸箱相比,成本是其几十甚至是上百分之一。
点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的重要性。从长远来看,绿色、环保、智能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原纸价格上涨、业务量的增长、舆论压力等都倒逼快递企业采用更为绿色可循环的物流方式,最终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未来如何解决定制化类别的产品物流包装,数据如何掌控和回采,仍需找到破解之道。另一个垃圾处理大户莫过于飞速发展的外卖行业所带来的白色垃圾,共享快递盒、自动售饭柜的出现,是否能让相关企业眼前一亮?希望外卖行业也能尽快突破重围,为绿色、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早点想办法,有可能如同“刷卡”一样,离退出江湖就不远啦。
麦当劳(中国)更名为“金拱门”
10月25日晚间,一则关于麦当劳中国更名为“金拱门”的消息在网上流传。工商信息数据显示,今年8月24日,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的投资者名称从“麦当劳中国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金拱门中国管理有限公司”。10月12日,公司名称也已变更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其各地分公司也正在陆续更名中。对此,麦当劳方面表示:“这一变更主要在证照层面,日常的业务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且“麦当劳餐厅名称、食品安全标准、营运流程等保持不变”。
点评:这两天辣评君的朋友圈已经被“金拱门”刷爆了,各位好友们也掀起了一场取名狂欢,更多人则好奇——为什么?麦当劳中国的更名,缘于麦当劳将中国区业务出售,由于新公司将不再是麦当劳控股子公司,只是中国内地及香港区域麦当劳门店的特许运营商,因此法人主体单位已无必要继续冠以“麦当劳”之名。今年1月,中信和凯雷以20.8亿美元收购了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计划未来五年中国内地麦当劳餐厅从2500家增加至4500家。每年500家的速度,辣评君为金拱门捏了把汗,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以及不断涌现的中式快餐,金拱门所面临的扩张压力依旧不小。把市场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开店固然是一个不错的决策,但也将面临三四线城市门店客单价不高、单店投入产出比较低的问题。如何保证品质、如何更加本土化,为金拱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新思维,不管怎么样,终极理想就是要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好吃、健康、有幸福感就对了。金拱门已经“中国化”了,以后在议论中国市场麦当劳时,跟人家美国麦当劳公司无关,金拱门则应享受完整的国民待遇啦。